精选文章

“输出”才是最好的学习

发布日期:2019-06-04 00:00:00 浏览次数:228

     从学校毕业之后,很多人就很少学习了。更有甚者,成年人学习的慵懒,甚至已经催生了一种提醒督促学习的职业。你只要在网上找到这样的人,确定一下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督促要求,支付费用后。“催学师”将会定时提醒和督促你的学习。甚至如果出现你不能坚持或学习懈怠的情况,对方还会利用罚款等方式进行惩戒。


可是,人为什么要学习?


理由可能有很多。但是我们只提出一点,那就是:学习是永葆青春的秘籍。衡量一个人是否年轻的,最好标准就是:TA是否坚持学习新的知识,是否保持着对新鲜事物的兴趣。学海无涯,学习是终生的事情。


如何才能更好的学习呢?


答案也会有很多。但是我们也只提出一点,那就是:使用。如果你没有使用的需要,就不要学;除非你已经足够的“无聊”,把这种学习当做了一种爱好,并从中找到了乐趣。否则,没有使用的需要就不会有真正的学习。



我们姑且把这种基于使用的学习,称之为:输出训练。


输出就是“用”。输出,既包括“说”,也包括“做”;而且通常来看,只有说得出,才能做得到。职场常说一句话:“企业就是最好的商学院。”“工作就是最好的学习。”企业招聘一个人,对候选人的能力评估最重要的依据之一就有看履历,因为履历已经足够可以说明候选人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学习外语也是一样,需要先用再学。从来不知道使用的情境,没有脸红耳热的尴尬,没有海外学习工作需要的,估计也不会痛定思痛主动坚持学习的。学开车、学游泳也是类似的情况:边用边学,效果往往最好。


因此,我们认为“输出训练”十分必要。



现在社会有很多的俱乐部式的组织。大家自己搭建平台,进行学习交流。读书会、英语角、演讲俱乐部的形式就不错。还有,已经参加就业的年轻人再回到大学校园学习,已经蔚然成风,究其原因就是“用”然后知“不足”。他们重新进入校园后,往往十分珍惜学习的机会,有点“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意思。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学习方式有很多,有人总结概括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高人指路,自己感悟……读万卷书,理论的知识和抽象的经验;行万里路,自己亲身的实践经验;阅人无数,他人的实践案例;高人指路,他人的点拨;自己感悟,基于以上的种种糅合后的所得。纵然有很多的学习方式,但是如果分类也不够两种:向自己学习,向他人学习。而所有的外因都需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我们认为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反思感悟才是最最重要的。毕竟只有内化于心,才能外显于行。



虽然我们常常作为所谓的“过来人”劝解他人,想使得年轻人少走弯路,比如告诫他们:不要一时冲动而裸辞,不要一时兴奋而创业,不要一时不爽而分手,不要一时得意而忘形……但是常常不能奏效。


为什么呢?大致是因为每个人都足够自信,足够相信自己不是那平庸的大部分情况,就应该是那绝对的幸免于难的少数派;亦或者认为你的情况和自己的不完全相同,说不定结果就会不同呢!最终,往往重蹈覆辙,摔得鼻青脸肿的回来了。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往往很多年轻人需要经历挫折和失败才会变得成熟。如果没有这些经历和坎坷,不论到了多大的年龄,一个人始终是无法真正地走向成熟的。


所以,我鼓励职场人士去参加下一个职业目标岗位的求职,去看看自己还欠缺什么,来指导接下来的学习。我鼓励年轻人去参加一场演讲比赛,去看看自己的演讲水平还有哪些不足,然后回来学习提升。我也更加赞成,驾校的第一课不是理论,而是先让学员上车瞎捣鼓,甚至上路开一段去。我也赞成,初学游泳者先下水扑腾几下子,甚至喝上几口水。我们也十分可喜地看到有些高等学校,开始给本科生安排社会导师,让他们更早地接触社会,明白现在所学的未来应用场景,帮助他们更早地树立职业发展目标或学术研究方向。



因此,我的观点是:“用”然后知“学”不足。“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习不分享,仍然只是自己个人的感悟,缺少他人的反馈和实践的验证。刻意的“输出训练”十分必要。只有讲了、做了,才能促成我们信心的提升和自我的成长,进而促进他人的认同与行动改变。


综上,每个人都应该成为一位输出者。


我们都应该通过“输出训练”来提升自己,勇敢地说出来、做起来,引领学习的新风尚!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