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企业大学发展报告
《培训》杂志
如何建设好企业大学
实现其价值多元化发展
是各企业探讨的热点话题
为全面解析这些问题
《培训》杂志于2019年4月启动了
“2019中国企业大学调研暨2019中国企业大学50强评选”
从诸多方面全面剖析
总结出2019年企业大学10大发展态势
点击图片,阅读《2019中国企业大学发展报告》(先行版)
— 01 —
“理想型”团队的选择倾向有所不同
企业大学运营团队是企业开展培训工作的主体之一,为了充分发挥团队人才“引擎”的作用,企业大学已着手从各个渠道聚拢人才,以期以期打造一支“理想型”运营团队。
调研结果显示,由于不同企业的发展战略、业务需求与运营团队整体专业水平之间存在差异,各类企业大学对“理想型”运营团队的画像也有着显著区别,具体团队类型分位三种,即专才型、全才型、一专多能型。
企业大学“理想型”运营团队类型
专才型团队
企业大学要求团队成员职责分工明确,秉承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专业上有所聚焦。如方正商学院期望团队中每位成员皆成为所在模块领域的专家,有实力站在培训行业论坛上分享所长;浙银大学要求成员充分发挥各自专业专长,相互支撑配合。
全才型团队
企业大学团队成员在各专业板块均有所涉猎,“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如方正证券学院与网易游戏学院均要求团队成员在各个方面都能达到基础要求,并能在某几项能力上有所专精。
— 02 —
培训投入将“持续加码”
寒冬来临,企业培训投入是“收紧预算”还是“持续加码”?从调研数据来看,相较于2018年,75.6%的企业选择增加2019年的培训投入,主要存在以下四大原因:
a.企业加大了对核心人才队伍(包括高管、后备人才、国际化人才与科技人才等)的培养力度;
b.企业战略转型与业务扩张导致培训需求量增加,同时对培训的差异化、精细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c.企业对企业大学的职能规划有所延展,如企业大学开始承接企业生态链的培训、企业文化的宣导和推广等工作;
d.企业增加对企业大学的软硬件建设(包括基础教学设施、实体校园美化等)方面的投入。
相比2018,2019年企业培训投入的变化情况
— 03 —
“高粘度一站式” 线上学习平台
获得用户青睐
调研显示,97.5%的企业大学已经打造了学习与管理平台,且平台的功能不再仅聚焦“学”与“考”,而是融合了在线学习、培训管理、互动交流、视频直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平台。
平台上汇集了大量的学习资源,为了加强学员与平台的粘性,促使员工主动运用平台学习知识、分享经验,提升平台的使用率与知识贡献度,企业大学主要从建立激励性的制度、产出兼具针对性与实用性的内容、嵌入多样化的功能、基于产品思维运营平台四个方面着手。
企业大学学习与管理平台承载的功能
— 04 —
“师资共享”理念渐入人心
调研结果表明,当前近六成的企业大学“有健全的内部讲师队伍及管理体系”。近年来,企业大学在不断完善讲师队伍体系、革新讲师培养方式的同时,也在尝试打破企业间的界限壁垒,不断整合企业内外师资资源,实现师资共享。
如前海管理学院成立的“师课共享中心”,与外部企业“共”师资力量、“享”优质课程,在为企业优质师资提供展示平台的同时,公司内部优质课程的影响力也得以延伸。
— 05 —
课程建设理念由
“结构化构建” 转向 “敏捷式迭代”
数据结果显示,当前27.3%的企业大学完成了所有条线的课程体系建设。其中,“层级设定健全”的仅占15.2%,这一数据与2017年基本保持一致。
可能原因在于:近两年,处于转型变革期的企业,为快速满足组织与业务的发展需要,在课程建设的理念上有所转变——以往强调搭建“结构化”的课程体系,如今则更偏重在已有的课程架构上进行“敏捷式迭代”;对课程的实用性与时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在对课程体系“健全完备”方面的重视程度有所降低。
企业大学课程体系建设的现状
同样,员工在实战中运用所学并及时复盘,再将总结的经验反哺至课程、案例与项目,如此,既实现了经验的快速迭代与复制,为业务的快速扩张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还有效提升了组织的整体效能。
企业大学经验萃取与知识管理现状
— 08 —
品牌塑造践行 “链接外部,联盟出击”
为了快速提升企业大学品牌在外部市场的曝光度,借助外部的渠道资源是必然选择。当前企业大学主要与知名高校、培训机构、专业媒体平台、行业协会、地方政府等建立了合作渠道,加深与外界的链接,塑造品牌影响力《2019中国企业大学发展报告》
本报告共收集103家企业的企业大学校长
培训部门负责人等人才发展专家
除了以上展示的部分内容
这份报告还包含了
提升成员能力的举措
企业文化建设与品牌宣传的典型案例
……
一口气真的难以说全
想获取完整版报告内容吗
咨询请联系
王老师 025-86209700 8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