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章

什么是企业教练

发布日期:2012-11-26 00:00:00 浏览次数:1985

    近年来,在人力资源领域,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那就是“教练”。众所周知,教练一词源于体育界,他们是竞技团队背后的领导者、支持者、培育者、经营者。企业教练的创始人添.高威先生曾是一名优秀的网球教练,他将体育训练场训练运动员的方式移植到企业管理领域,衍生了这门新兴的管理技术――企业教练。

    企业教练技术运用到企业管理领域后,受到了很多优秀企业领导人的追捧。美国通用公司的前任CEO杰克.韦尔奇在接受阳光卫视杨澜的采访时说:“我退休以后最大的愿望就是做一名企业教练。”原微软(中国)总裁吴士宏女士也曾说:“企业教练的角色让我逆风飞扬!”欧洲《公共人事管理》杂志调查结果也表明,培训可以提高企业22.4%的生产力,而“培训+教练”则可以提高企业88%的生产力。如今,很多优秀的企业先后引进了企业教练技术,如美孚石油公司、IBM公司、宝洁公司、国泰航空、波音公司、爱立信等。这些企业在运用企业教练技术以后,纷纷表示教练是提高生产力的有效管理技术。

    一个不懂教练技术的领导,他最后只有一个结局‘领倒’!”教练的宗旨是,帮助那些“领倒”成为真正的“领导”,让他们通过学习和实践快速成为一名合格的企业教练,并能将所学的技术运用到其所在企业,使企业焕发蓬勃生机。

    20世纪,人本理论得到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投在人脑中的钱比投在机器上的钱能够赚更多的钱。人力资本成为企业的重要投入。与此同时,摆在管理者面前一个难题――如何管理这些人力资源。要知道,人不同于机器。如果是机器,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就能随心所欲地操纵。但人是活生生的体系,有自己的思想、主见、看法,不容易被别人“操纵”。添威公司曾对100名企业管理者进行调查,发现80%的管理者都有如下的抱怨。

    现在的员工很难管理;

    现在的员工不听话;

    现在的员工流动性很大;

    现在的生意很难做;

    现在的老板不好当;

    现在的权利不好使。

    对此现象,教练公司认为,管理者之所以有这些抱怨,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他们没有管理好“人”,没有掌握管理好“人”的方法。不管什么企业,不管企业的大小,任何工作都必须落实在具体岗位上的人,人是构成企业的基本要素。如果“人”出现问题,不仅个人的工作效率会受到影响,企业的发展也会受到阻碍。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某企业去年销售了1000万,而今年制定了年销售2000万的计划。如果这时员工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去实现,有什么办法可以实现,而是找理由、找借口,来证明这个计划是不可能实现的,那么这个计划最终就真的不可能实现。这也导致很多企业出现这样的局面――因为人而成就一番事业,也可能因为人而停滞不前,难有作为。可以说,人对于企业就像一把双刃剑,成也在人,败也在人。

    难道这只是员工的问题吗?其实不然。在知识经济时代,在瞬息变化的商业环境里,没有一家公司是绝对安全的。企业必须要做出变化,才能立足,才能发展。可遗憾的是,很多企业管理者并未认识到这点。他们就像温水里的青蛙,未察觉到环境的渐变,而最终被活活烫死。管理者之所以没能管理好“人”,也在于他们缺乏变化。知识经济时代的员工,能够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接收到不同讯息。他们的知识、思想,和几十年前的人有很大的区别。如果,管理者还是用老思想来带这样新的团队,自然难以胜任。

    在传统的管理观念里,管理者更多的是靠职务、权利来“镇压”员工。但在开放性的知识经济时代里,员工需要的是平等、和谐的工作环境。老的方法只会适得其反。因此,管理者的观念要改变,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待“新”的人,不能再用老方法去管理“新”的人。如果管理者不改变,那么,他总有一天也会高呼:谁动了我的奶酪。

    如何真正地关注人,是许多企业管理者需要解决的问题。要知道,世间一切纷繁复杂的事情与看似矛盾事物背后的根源都是人,只要解决了人的问题,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那么,如何解决人的问题呢?虽然很多企业也提出“人本管理”的口号,但结果并不尽人意。这是因为,真正的人本管理必须要对人有深刻的研究。如果不清楚人的心智模式、思考模式、行为策略、信念、价值观、使命、身份与角色,很难真正地深入了解人的内心。

    企业教练技术的理论恰好解决了这一难题。与其他管理模式相比,企业教练针对的不是管理制度、流程、生产设备,而是针对人。更准确地说,是针对人的态度。因为教练理论认为,如果执行的主体――人,没有一个好的态度,无论多么完美的管理制度,也是难以落实的。同时人本身就是一种资源,如果不善于利用,资源只能是资源。只有善于运用,资源才能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而企业教练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技巧和工具,建立企业员工正面的工作态度,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的生产力。

    所以说,企业教练技术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恰恰满足了这种需求。事实证明,作为一门激励管理者和员工潜能的、提高效率的技术,企业教练技术确能管理好人,确能通过挖掘员工潜能提高生产力。因此,企业教练受到众多国际著名企业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