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章

教练技术:爱与恨和植物

发布日期:2014-01-29 00:00:00 浏览次数:921

去年秋天,上小学的小儿子说科学课让他们在家做实验,观察并记录豆芽的成长。我那时刚上完了国际教练认证课程第三模块, 想起Paul在教练技术课上提到植物也能感受人的情感,就想:何不就此验证一下Paul的说法?

于是,我和儿子找了两个一模一样的玻璃瓶,一个上面贴“love”,另外一个贴上“hate”;分别放入三粒黄豆,加一点水,并各放入一张纸巾包着豆子, 浸透。把两个瓶子分别放在不同房间的窗台上,接受基本等量的阳光。

每天,小儿子和我都会给豆子们加一点点水,然后对着“爱”之瓶说“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再亲一口。跑到另外一个房间,加水,并说:“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再” 哼!”一声。

两天以后,被爱的豆子首先发了芽。第三天,被恨的豆子也冒出芽来。五天以后,被爱的豆芽长到几厘米高,冒出了瓶口;被恨的豆芽比较矮,还在瓶内。实验结论与Paul的描述一致:爱比恨更能够助长。小儿子和我对这个结果满意又感到神奇。但是结论清楚也就不再关注了,并忘记了清洗实验器皿。紧接着十一黄金周,我们一家外出,五天后才回来。大儿子首先发现家里有臭味,寻源,是那个恨的瓶子,里面的豆芽烂了,臭了。怀着忐忑的心情------唯恐面对另一个臭瓶子------我们来到放置爱之瓶的窗台,闻不到什么,拿起看,水已经干了,豆芽也干了,仔细闻却没有任何味道。好神奇!好惊异!好满意------正是我们希望的结果!

上高中的大儿子听我们讲述了这个试验,说:“一次实验结果可能是偶然。”小儿子听了马上决定再试一次。

为了公平,这次我们把爱与恨的瓶子互换了房间。还是那样,每天分别为两个瓶子加水,并送上充满情感色彩的话语和附属动作、象声表达。几天后,被爱的豆芽又长得高高的了,被恨的豆芽还在瓶子里探不出头来。

这个试验给我这个理工科出身、曾经只相信逻辑推理、科学试验的人很大的震撼。多年前曾读过关于给植物唱歌剧的试验报道,当时将信将疑。这次,自己亲手做了试验,而且两次的试验结果一致……

植物真的有接收情感的感官?情感真的有如此这般的力量?爱能够具有这样的威力?我们的生活中、家庭中、夫妻间、家长与孩子间、所有的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植物之间如果都充满了爱,世界将变成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