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教练的意义和价值(下)
理解教练的意义和价值(下)
在教练过程中,教练的第一任务是倾听和感受客户。人是情绪动物,当人们表达自己的想法时,都会带有一定的情绪。当他们心里有纠结,有恐惧的时候,当他们有快乐,有愤怒的时候,都会流露出来。情绪是人都意识与潜意识唯一的连接。所表露的情绪暗示了客户的价值(卓越)和内在障碍。教练就是在倾听这些线索,并把线索呈现给客户,从而发掘出背后的原因--价值或者信念。教练并不需要知道这些情绪意味着什么,而只是要把它们指出了并与客户一起“品鉴”。教练真正的价值,就在于与客户共同“品鉴”他的所有真相,包括他的目标愿景、能力,周围的人以及环境等等的真相。一 旦找到了真相,解决方案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
为什么要那么困难,一点一滴地去“品鉴”真相,而不直接告诉客户呢?是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告诉客户,你不够自信。但是当你这样做的时候,客户马上就进入 了逻辑脑,想搞清我怎么就不自信了?我应该怎样自信?这只是在用一个信念去替代另一个信念。这也是为什么单纯激发不能够解决真正的问题。好的信念能够激发 人,鼓励人们的梦想,立志成为什么样的人。但是这仍然是在逻辑脑的层面,人们会说,我要成为什么人,所以我需要,我应该,我必须...所有这些都是小我 (Ego)。从心灵脑出发,我们不是必须做,应该做,需要做,仅仅是因为我们想要做,我们在做的中间找到更多快乐,我们被自己所做不断激发。我们没有必要 去命名自己,因为一旦命名,就已经是小我(Ego)了。
我不是说不要宣传正面的信念,正面的信念是没有错的。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用积极正面的信念来替代陈旧没落的信念。但是仅靠信念仍然不能使人们长远地坚持下去,除非人们在做的过程中真正享受那个过程,找到自己真正的快乐。
既然告知会进入逻辑脑去思考,因为逻辑脑是基于过去的经验和知识,它无法创造没有经历过的新体验和新认知。要想使客户改变思维,就必须跳出逻辑脑的思维陷 阱。那唯一的办法是“抓现行”,也就是在当下抓住客户情绪表露出来的线索,与客户共同“品鉴”他的真相。情绪是人的本能表现,不是逻辑思维的产物。当抓住 客户的情绪线索进行探讨时,逻辑思维不能说明它,这就跨越了逻辑思维,抓出情绪背后的原因:价值或障碍。
要做到这一点,教练本身处于心灵脑,也就是没有任何逻辑思维的状态,至关重要。如果教练自己想要证明自己,或者得到客户的认可,他就不可能全神贯注地倾听客户,也就无法真正与客户“品鉴真相”,而只是在“术”上打转。
做到与客户共舞,“品鉴真相”还要做的“无为无不为”。所谓“无为”,指教练不需顾虑他一定要做什么,比如要签订合约,要解决问题,等。一旦有了这些想 法,教练往往想要把客户往自己的路上拉,而忽略了客户流露出来的任何情绪迹象。所以一方面教练要设计客户成长的路径,另一方面又对客户如影随形,以客户所 想所需来助他成长,而不是以自己的想法强引客户。让我酸一点,用一句诗来形容:“胜似无声却有声”,从无形(如影随形)中走出形(成长路径)。
但是另一个方面,又是“无不为”。“无不为”指的是客户本身是一个整体,他工作和生活中的任何事件所显露出来的任何情绪,都是他的一部分,都会影响到他的 成长,都要关注到。绝不能放弃任何“你”认为不重要的东西。同时,当人有任何未解疑难时,都会在头脑里盘旋,必定会流露出来。一旦流露就是可以发掘内在原 因的线索。所以客户的任何问题,包括孩子,夫妻,和其他问题,都是教练要关注的。当然,在商业教练中,公司投资是为了得到回报,期望有领导力提升的效果。 但是领导力提升不是通过讨论领导力就能实现的,而是通过流露的情绪找到并消除真正的障碍,找到并激发内在的动力来实现的。“无不为”是在关注客户所有问题 的同时,将客户的意识扩展到更大的层面,比如,当与孩子的关系处理好,会对团队有什么影响?对组织有什么影响?这些都是教练设计的客户成长之路。
一下子写了这么多,不知人们会有什么想法。我自己的感觉是对教练更有信心了。当然我并不是说其他一切都是不重要的。我只是说,我们需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是在培训,还是咨询,或者是激发?以及在这些之后,需要什么才能使客户自然而然地坚持和实现自己的梦想?怎样才能使客户提高效率,更多创新的同时感到更加 轻松,愉快和动力十足?
我也非常欢迎有不同或类似想法的教练们来共同探讨这个问题。如果我们没有搞清这个问题,我们真的不知道到底教练在做什么。
――李洁
WCC(世界级教练俱乐部)总负责人 ICF认证的ACC级教练